【日本訊息】店家要發火了!拒絕食べログ(Tabelog)用戶光顧的告示引起話題,揭發出日本最大食評網的黑暗面……

2019-10-03發佈於日本訊息:https://jpninfo.com/tw/97176

在選擇餐廳時,你會考慮什麼呢?食評家的推薦?朋友的介紹?或是網民的評價?隨著食評網的流行,很多人在搜尋餐廳時都會參考食評網的評分再決定要不要光顧。日本現時有多個食評網站,以食べログ(Tabelog)最大型及最多人使用,但最近有一家居酒屋卻公然宣佈拒絕Tabelog的用戶光顧,這是為什麼呢?

什麼是食べログ(Tabelog)?

食べログ(Tabelog)是日本著名的食評網站,以最多店舖數量及照片數量自豪。每一個餐廳的介紹頁面中有基本資料、菜單、照片,以及食評。有些跟Tabelog合作的餐廳還提供預約服務,你找到心儀的餐廳後便可以直接在網上預約。

只要成為Tabelog的免費會員,誰都可以留下食評感想,如果你成為付費會員,更可以參考排行榜的資訊,甚至獲得餐廳優惠券等等。由於Tabelog的會員數很多,所以在不少日本人心中都是公信力蠻高的網站,普遍認知來說獲得3.5分以上都是較高質素的店家,像是一些電視節目為會特地做介紹Tabelog高評分餐廳的特輯,被評為Tabelog百名店也是名店的標準之一。很多人在搜尋餐廳時都會參考Tabelog的評分、食評,來決定是否光顧那家餐廳。

食べログ(Tabelog)網站

為什麼拒絕Tabelog用戶光顧?

最近,一張居酒屋的公告在網路上引發話題。一家位於千葉市的九州料理居酒屋貼出告示,告示內容如下:

本店拒絕在Tabelog上的投稿。
Tabelog用戶是禁止出入的。Tabelog用戶的偽善、目中無人、只顧自己、當自己是神的態度與評價都對店鋪造成困擾,所以一律禁止。
我們重要的客人會給我們評價,不需要Tabelog流氓的評價。Tabelog保護費的徵收也一律拒絕!
只來這裡用餐的人我們也拒絕。我們是居酒屋,是享受酒及料理的地方,只想用餐的話請到餐廳去。
另外帶著小孩的也請不要來。即使是大人,但內在是小孩的人也是拒絕。

如此帶有「攻擊性」的告示馬上就引起網民的評論,也有新聞節目採訪。原來,這家居酒屋的店主因為Tabelog用戶的惡意評價而受了不少苦頭。他本人沒有要求Tabelog記載餐廳的資料,卻被擅自記載,甚至有人放上吃剩的料理的照片,隨便留下感想。他曾經去信Tabelog讓他們把食評刪除,被刪的人認為自己一片好心卻被辜負,最後留下一星最低級的評價。

又有一次,另一名用戶來到餐廳拍下很多照片,然後在網上留言「我曾吃過很多內臟鍋,這裡的湯頭很不濃厚,把九州料理的招牌拿下吧!」,這些留言讓真正出身自福岡,用心做料理的店主十分氣憤,他曾經留言回應對方,卻換來更多嘲笑店主外表等無中生有的留言,所以店主認為Tabelog用戶就跟流氓一樣,只是打著好心分享的旗號去做惡意的事。事實上,以前也傳出不少新聞關於餐廳提供高級紅酒或手錶等禮物來換取Tabelog用戶的高評價,也有反過來藉給予低分來恐嚇店主給予好處。

Tabelog方的回應

看完店主的想法,你可能會想,那為什麼不讓Tabelog取消記載餐廳的資料呢?原來只要店鋪公開他們的官網或電話等資料,Tabelog便可以不理店舖的要求而記載,想要刪除的話,那麼自己在網路上公開的資訊也要完全非公開。而食評方面,如果跟餐廳的想法不同也是不能刪除,只有跟事實不符合的內容可以要求刪除。

換言之,像味道、外表這些主觀的因素,即使對方留下惡意的感想,店鋪方也不一定能成功要求Tabelog刪除。對於這個營運手法,網上的意見各半,有人很同情這些店家,認為他們有怨無路訴,也有人認為這樣比較公平,如果真的遇上服務不好的店家也有平台可以分享,讓其他人不會遭受相同的對待。

其實早在2010年,佐賀市就有一家餐廳向Tabelog起訴,它的店舖雖然已經翻新,但Tabelog上仍記載以前的資料,店家認為這容易招來誤會希望Tabelog可以刪除那些照片,但Tabelog卻說這已經寫明不是最新照片,沒有違反事實,所以不刪除。經過多番談判,Tabelog最終願意把店家的所有資料,而店家也撤回起訴。介紹餐廳資訊本來是一件好事,但該店難得翻新卻被一直沿用舊的照片,不能更新,也難怪店家會生氣。

另外在2013年,札幌市一家餐廳也因為Tabelog上一句「等了40分鐘才上菜」的評語而顧客大減,因此起訴Tabelog,要求刪除該留言及再出賠償。其實很多餐廳店主早就對Tabelog強行記載資料的做法而感到不滿。

Tabelog 3.8分騷動

隨著Tabelog的用家成為話題,這個網站的評分制度也受到質疑。在2019年10月5日,有人在網上分享自己收到Tabelog的營業電話,對方表示「如果餐廳想要維持Tabelog 3.8評分便要付款,不然就會被降到3.6分」,更有網民把Tabelog的餐廳被評價數及分數列成圖表,發現分數偏向3.6分,讓這個不付款就只能得到3.6分的傳說更言之鑿鑿。也有說法是如果付費就能把負面的評話刪掉。剛好,日本的公平交易委員會(公正取引委員會)在這段期間舉行記者會,指出正調查Tabelog、gurunavi等食評網站有否對餐廳作出不適當的合約。其後,Tabelog發出聲明指即使餐廳有合作/不合作也不會影響其評分,但一連串事件已經讓Tabelog在用家的信用度大幅下降。

不過,也有廣告公司職員爆料,指出Tabelog的分數操控可不是這麼簡單。餐廳不是付款後網站就會馬上給予高分,而是利用廣告公司派在Tabelog有影響力的寫手前往餐廳用餐,再寫下評價及給予高分,這樣為付款的餐廳帶來廣告效果,也間接影響到分數。其實除了Tabelog,很多食評網站也有相關嫌疑,同樣是熱門食評網站的gurunavi就這件事而股價下落。不過,一切事實還是要等公平交易委員會調查及發表報告。

Tabelog這個平台本來是一個大家互相交流飲食心得的地方,沒想到背後原來存在著惡意向店家找碴,利用給予高評分而獲得好處的人,評分也不是公平公正。了解這些真相後,你們以後還想參考食評網站嗎?
日本新聞相關文章💁

發表迴響