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連串的夏日祭典又要在日本開始了!日本的祭典不只是當地人間的盛事,也是很多外國旅客喜歡參與的活動,因為這是個難得的機會讓你可穿著傳統浴衣、品嚐特色小吃及體驗有趣日本文化。如果你正打算去參加日本的祭典,除了準備一套實惠又漂亮的浴衣,先了解一些在祭典中可能會找到的美食也非常有幫助,你可不會想因為不懂食物的日語名稱而錯過一些特色美食。
經典祭典美食/遊戲有哪些?
1. 焼きそば(日式炒麵)
日式炒麵就是把中華麵與肉類、捲心菜、胡羅蔔、洋蔥、豆芽等蔬菜炒製而成,配上甜甜鹹鹹的濃郁醬汁,十分滋味。雖然在家裡也可以做,但在大鐵板上炒製的日式炒麵更是好吃,麵條烤得微焦,香氣十分誘人,天氣再熱還是讓人忍不著買一盒來吃!
2. たこ焼き(章魚燒)
章魚燒是關西的代表美食,但在日本全國的祭典上也常看到。圓圓的麵粉糰子中混著章魚粒、捲心菜、紅生薑及天婦羅碎,外脆內軟。表面塗上甜醬汁和美乃滋,再灑上柴魚片及青海苔粉,口感和味道都很豐富,一吃就會愛上!
3. かき氷(刨冰)
夏季的祭典中幾乎人人都會手執一杯刨冰。在磨成小顆的碎冰澆上糖漿和煉乳,入口還能嚐到冰粒的口感,讓人感覺清爽涼快。攤販通常會提供草莓、檸檬、蜜瓜、藍色夏威夷等口味的糖漿,每一種都顏色鮮艷,但據說所有糖漿的味道其實都是一樣,只是受到視覺的影響而感覺不同水果口味喔!雖然近年日本有很多加上生奶油、水果等新式刨冰,但這種傳統刨冰樸素的味道有時也讓人懷念呢!
4. 焼き鳥(串燒)
串燒就是以竹籤串起肉類燒烤,日本的串燒通常為雞肉,但在祭典上有時也可看到魷魚串、牛串、豬肉串等等,配上濃郁的燒烤醬汁或鹽,都很好吃。
5. バターじゃがいも(奶油馬鈴薯)
顧名思義,就是在炸過或蒸過的馬鈴薯加上大量的奶油,熱騰騰又綿密的馬鈴薯與鹹香的奶油就是最佳搭檔,有些攤販還會提供明太子美乃滋、玉米等配料,更加好吃。除了奶油馬鈴薯,炸薯條也在祭典上常看到,從一般的薯條到幼長的形狀,邊逛祭典邊吃好過癮!
6. りんご飴(蘋果糖)
如果你喜歡看動漫或日劇,那很可能會對蘋果糖有點印象。把原顆蘋果沾上糖漿放涼,脆脆的糖果與清香的果肉十分搭配,很多小孩及女生都會在祭典上手執一串。除了經典的蘋果,有時還會看到草莓、葡萄、杏子等不同水果的版本。至於香蕉很少會沾糖漿,而是沾上巧克力,巧克力香蕉也是日本祭典常見的小吃之一。
7.金魚すくい(撈金魚)
撈金魚是源自日本的遊戲,但在香港及台灣偶爾也可看到。玩法很簡單,用糊上薄薄紙張的紙網去撈起水池中金魚,成功撈到的金魚可以帶回家。由於紙網很容易破損,所以要撈到金魚也需要技巧,對於大人來說也不容易呢!
8. 射的(射的)
射的就是用玩具長槍發射木塞子彈,擊中目標便可把禮品帶回家。這個遊戲講求瞄準的眼力,禮品一般都是玩具及零食,不只是小孩子喜歡的遊戲,也是男生在約會對象面前展現身手的機會喔!
9. ヨーヨー釣り(釣水球)
釣水球是拿著棉線,使連接著的鐵鉤釣起水池中的水球。水球碰到鐵鉤很容易穿破,在釣起時要加倍小心,釣得愈多就愈厲害。釣到的水球也可以拿回家當作紀念。
經典的祭典美食可能很多人都有聽說過,而現在就會為你介紹一些看起來較特別或是地區限定的小吃,讓你可以預先計劃在接下來的祭典中如何吃得滿足!
煎炸食品
在祭典中會看到很多煎炸食品,炸雞、炸薯條、煎牛排等等,但這些好像沒什麼特別,如果你想試試與眾不同的款式,可以留意看看有沒有以下這3款。
ラーメンバーガー(Ramen Burger)
拉麵如何跟漢堡牽上關係?這是把拉麵麵條用鐵板煎成兩片麵餅,然後夾著叉燒、香蔥、竹筍等在拉麵常見的材料,讓它看起來就像一個漢堡。這款小吃起源自福岡縣喜多方市的道之驛(類似高速公路的服務區),現在於日本全國不少祭典中都可找到,麵條表面香脆,會顛覆你對拉麵的固有印象。
拉麵漢堡的變化版本有很多,有些會只保留麵條的部分,配上漢堡扒、起司等食材;也有中華冷麵(冷やし中華)的版本,改用青瓜絲、蕃茄及微酸的醬汁,味道清爽,最適合於熱氣逼人的祭典中享用。
ゼリーフライ(Zeri Fry)
看到「ゼリーフライ」(Zeri Fry)這個名字時你可能會很好奇,因為「ゼリー」這個日語可譯作果凍,而「フライ」就是油炸的意思,果凍又怎可拿去炸呢?不用擔心!這裡的「ゼリー」其實是日本古代錢幣的意思,而「ゼリーフライ」其實是以豆渣與馬鈴薯製作的可樂餅,因為形狀像錢幣而如此命名。
這是埼玉縣行田市(就是近期人氣日劇《陸王》的取景地)的當地美食,所以在行田市或附近的祭典都很可能會遇上這款小吃,澆上醬汁後非常美味,也會讓你感到飽足!
イタリアンスパボー(Italian Supaboo)
https://www.instagram.com/p/BKKJzczhhrh/
在祭典中常看到很多人拿著一杯杯幼長金黃的脆條,看起來就像線香一樣,它們到底是什麼呢?這種名為「イタリアンスパボー」(Italian Supaboo)的小吃是把意大利麵直接油炸,再灑上調味粉,通常有鹽味、砂糖(或焦糖)、咖哩、玉米湯等口味。這是在日本祭典中很普遍的小吃,香脆可口,只是在人多擠逼的地方要小心進食,以免脆條太長打到旁邊的人喔!
燒餅/章魚燒
御好燒跟章魚燒可算是日本祭典的“定番”(必備款式的意思),而它們還有很多“兄弟姊姊”,來認識一下這些不同口味的燒餅吧!
いか焼き(Ikayaki)
「いか焼き」(Ikayaki)一般會被認為是燒魷魚,但在大阪的話,這很可能是魷魚燒餅!不似一般大阪風的御好燒用上豬肉片及椰菜,魷魚燒餅是在薄薄的燒餅上放魷魚,煎好後對摺再澆上醬汁(也有不加醬汁的版本)。吃起來燒餅糯軟而魷魚彈牙。有些更會加入雞蛋,稱為「いか玉焼き」(Ikatamayaki)或「デラバン」(Detaban)。如果你會在大阪參與祭典,那就不要錯過這款當地美食了!
えび玉(Ebi tama)/えび焼き(Ebiyaki)
就像上方提及,御好燒通常以豬肉片製作,但有時候還是會看到用上蝦子的“特別版”,尤其在北海道的祭典(或許是因為當地以海鮮聞名?),稱為「えび玉」(Ebi tama)。除了燒餅,也有把章魚燒的材料換成蝦子的「えび焼き」(Ebiyaki),蝦尾更會刻意保留,看起來就像章魚燒長了尾巴一樣,十分可愛。雖然改以蝦子製作,但兩者味道跟御好燒及章魚燒沒有很大分別。
〇〇焼き(Maru maru yaki)
「〇〇焼き」(Maru maru yaki)顧名思義就是圓形的燒餅,把御好燒的材料放到圓形今川燒的模具中製成,在西日本地帶的祭典中較常見。
はしまき(Hashimaki)/どんどん焼き(Don don yaki)
這款製成棒狀的燒餅「はしまき」(Hashimaki)最適合在祭典吃了,要在車水馬龍的祭典中找位置停下來真的十分困難,所以最好是能邊走邊吃。把燒餅製成薄片,再以木籤或木筷子捲成棒狀,最後澆上醬汁和加上配料,吃下來就像是御好燒味道的法式千層蛋糕。在眾多配料中,以起司與煎蛋特別人氣,會讓你的燒餅味道更上一層樓。
如果你會參與山形的祭典,那麼你很可能看到當地的名物「どんどん焼き」(Don don yaki),它的做法跟「はしまき」一樣,只是加入魚肉香腸跟海苔,同樣美味。
甜點及飲料
吃過多款小吃後,最後就來些甜點或清涼的飲料換換口味吧!
カチワリ(kachiwari)
說到祭典的消暑佳品,很多人可能會第一時間想到七彩繽紛的刨冰,如果你不想吃冰,那麼可以試試飲料版本的「カチワリ」(kachiwari)!作為大阪甲子園的名物,現在於日本全國的祭典都有出售。這是一款很簡單的飲料,在膠袋中加入冰水和刨冰糖漿,再裝上飲管便成。雖然味道說不上特別美味(就像喝糖漿一樣),但這種味道對日本人來說就是夏天風物詩的一種。
さくら棒(Sakura bou)
很多旅客會特地來日本賞櫻花及尋找櫻花口味的美食,但你看到這款「さくら棒」(Sakura bou)時可要小心,雖然中文意思為“櫻花棒”但它是沒有半點櫻花味的!「さくら棒」是靜岡縣的名物,在當地的祭典中常常會看到。這款長達約1米的粉紅棒子其實是「麩菓子」(由麵筋製成的糖果),日本市面販售的通常是茶色的黑糖口味,而靜岡縣卻以白砂糖製作,再加入色素,讓它有著櫻花般的粉紅。「さくら棒」吃下去外脆內軟,有著柔和的甜味,在靜岡縣看到記得一試!
日本祭典的小吃款式眾多,但胃口有限,真不知怎選擇好。來試試以上的推介吧,它們都是日本人喜愛的美食喔!